Tim Van Damme Inspired by Tim Vand Damme

Blog

07 December 2009

我们(毕业生)怎么看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北欧童话之都———哥本哈根,从今日开始召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将聚集在这里为人类的明天作出一个最为重大的抉择:选择生存还是毁灭?

谈判主要围绕五大议题,一是“共同愿景”,包括全球减排长期目标,其余四个被称为构建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四块基石,或者说推进国际气候进程的四个车轮,即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要在这短短的十多天里要讨论完成这么多的进程再达成公平协议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至于交白卷。


截至目前,所有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然而这些目标不仅往往暗藏玄机,而且可比性也值得怀疑。此外,主要发展中大国纷纷提出了减缓排放增长的目标。资金方面,很多发达国家对资金义务没有明确承诺。

此大会为以“碳排放额”为核心的博弈的背后是政治和经济利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指出,气候谈判表面层次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额度的谈判,更深层次则涉及到各国竞争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欧美发达国家气候谈判的实质就是试图占有未来新型能源技术和市场,垄断环境容量划分,最终实现对低碳经济的控制。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达成重大一致,正是为了反对发达国家转嫁历史责任的企图,捍卫自身正当的发展权益。(忧虑的是大比例减排一旦实施,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将全面影响中国的发展)


这大会跟我们(毕业生)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要在进入大学或社会以前了解一点世界的趋向。而这个谈判不止让我们看见那一个国家高度在发展、那一个国家需要绿色技术和人才、那一个国家在绿色能源、经济有领先的技术。从此大会也可以看出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所以,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升学的意见。


很明显可以看得出马来西亚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还要走很长的路,因为我国工业发展放缓,暂时是不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帮助降低碳排放量。而我国除了要加把劲搞好经济发展,也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热带雨林。


此大会上演的是一部各国大博弈的精彩表演值得我们去观赏。在博弈论(Game Theory)里有个词汇,称为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多位牧羊人在一个公地上牧羊,假如一个牧羊人为了增加本身的利益增加一只羊。而增加一头羊,对公地没什么很大的影响。但如果所有的牧羊人皆做出如此的结论,并且无限制的放牧时,公地的负载力的耗损将是必然的后果,造成最后大家都没有好结果。而温室气体减排就像是一场公益劳动,它会使所有人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对所有人都会有好处。结果却是,许多成员国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希望别的国家多分摊一些公益劳动,而自己少分摊一些,以便节省出气力去经营自家的田地。当抱着这样的想法的成员国多了,那么结果势必朝着不利于所有人的方向发展:大家都想选择生存,结局却是毁灭。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读有关气候学、环保、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可循环能源等等有关绿化、减排的科系?如果大会达成的方案和协议明显有利于有关绿色环保的学科,一方面可以为绿化相关的行业造就很多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也造成学生一窝蜂攻读有关科系。


其实,要投入绿色行业不一定要是环境或环保的专家,单单从哥本哈根会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交织着科学、政治、经济、法律、美术、管理和伦理,错综复杂而又扣人心弦的激烈较量。所以保护环境所牵涉的方面是很广阔的任何一门专业都可以为人类社会,为地球出一份力。而在一个日益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环境中会迫使我们会问:读那一个科系赚钱?可是我们要记得大学教育不是职业培训。我们应该好好的问自己:我能为正在暖化的地球做些什么?这样我们才可以走出现代化昏物质主义困境。

About [SD]Sorry

My Photo
Siang
Tan is an enthusiastic person, but people told him that's called "talkative". This LEMON GIA always trying to work intensively to bring joy and happiness around friends.
View my complete profile

I am Sorry Design by Insight © 2009